【無延時遠程互動研討會】探索培訓人轉型出路
2022-08-18 16:26:59 來自:獲得場景視頻
疫情反復、經濟波動,培訓人在其中受到很大的影響,面臨著轉型的困擾。比如:該不該轉型?怎么轉型?怎么在轉型的過程中保持核心競爭力?
8月11日,獲得場景視頻邀請培訓界大咖云端齊聚獲得直播間,通過多地連線的方式,展開線上無延時實時互動直播,共同帶來“后疫情時代,培訓人的轉型指南”線上研討會分享,為培訓人答疑解惑,打開轉型新思路。
本次邀請的嘉賓有HR實名俱樂部創始人&HR專家&主筆陳祖鑫、原萬達教學部總經理&原益策教育副總裁&新知料理室主理人孫健、原58集團學習發展資深專家錢芳、學習場景創始人劉碩.
縱觀培訓界風起云涌,一方面,裁撤培訓部蔓延到如同巨量引擎這樣的老業務部門;另一方面,有些企業在大舉招募培訓人才,在這個環境波動的時節,不少培訓人在思考要不要轉型,怎么轉?如何更好的開拓自己的戲路?
孫健認為開拓戲路的本身是價值證明,所謂價值就是你被別人所學需要的程度。培訓人需要將重心放在學員身上,比如說做需求調研、設計課程、創新教學等,以學員的痛點為痛點,當你的學員是老板時,他面臨的問題問題是企業增長、合作伙伴關系建立、管理層思想統一等。培訓人則可以幫他們設計直播帶貨訓練營、行業論壇活動、沙漠穿越等課程,幫他們更好的解決當前真正面臨的問題。所以培訓其實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員,只有以學員需求為核心才能更好的開拓自身戲路。
對于此問題,陳祖鑫總結了三個核心要點:一、培訓人要時刻保持危機感,做好專業知識儲備;二、讓企業人員明白職能部門存在的價值,它能有效賦能業務成功;三、掌握以問題導向技能,快速發現并解決問題。
錢芳則從自身20多年幾次職業轉型經驗來分析,開拓職場戲路最重要的是 “與時俱進,擁抱環境變化”,順應時代變化、組織發展去做出相應調整和改變,掌握更多相匹配技能才能長久立于不敗之地。
培訓界流行著OD幸運說、BP陷阱說、培訓業務說這些說法,每一種培訓崗位的熱與冷,代表著培訓人在轉型中面臨著不同的風險與成本。
陳祖鑫表示,在面對風云變化的市場時,需要學會選擇正確的賽道、捕捉重要機會以降低轉型風險。但是在這個基礎上也要保持專業與熱愛,任何行業、崗位來到一個風口時,都會伴隨一些紅利,但最終能不能站得住腳,在于有沒有核心實力去駕馭。當你持續熱愛并堅定一個方向時,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。
孫健認為轉型的本質是在發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,他分享了自己做的晉升之路,八年的時間從培訓訓主管做到集團培訓部的部長,依靠的重要因素是:勤奮、情商、PPT,所以在面臨各種轉型陷阱時,強化自己的核心技能才是最重要的。
現如今,許多企業大學已經開始成立培訓公司對外做運營、做生態,行業越來越卷,LD,BP,OD各個角色之間邊界感越來越模糊,而其本質是對組織資源的一種挑戰,那么各個角色之間需要“搶”什么呢?
孫健很明確表示,“搶“是一種良性的競爭,是積極而向上的正向姿態。”搶“不是搞小動作去搶權力,而是爭取資源、曝光率,因為公司的預算有限,老板也需要做出正確的抉擇。通過這種良性的競爭,可以有效提升各個部門的投入產出比,在“搶“的過程中,提升各部門的工作效率。
各個部門之間有合作也有競爭。陳祖鑫認為,內部市場化在不斷的提升,需不需要“搶“的關鍵在于場景,有些場景需要合作共贏,有的場景需要相互博弈,要根據最后的收益結果反推是否需要”搶“。
錢芳認為,作為組織中的一員,在公司各部門的博弈當中,需要提升自己的柔性和彈性,對環境保持敏感性,不斷學習新的技能以適應企業發展,掌握了核心競爭力自然也會”搶”到屬于自己想要的。
對于“假如重新來過,還會選擇做培訓么“話題,三位嘉賓各抒己見。
孫健會選擇做業務,理論運用到實踐當中,將掌握的工具、方法論、專業資源都運用起來,反哺培訓。而這個選擇源于他堅信的理念:做培訓的人,就應該去干業務,這既需要勇氣,又需要底氣。
培訓人可以劃分為特長型、溝通型、分析型,陳祖鑫會選擇特定擅長的培訓領域深耕,成為培訓界專業性選手。
錢芳則表示,在特定的場合會做出特定的選擇,無論被動還是主動,選擇的方向是根據當時的大環境來抉擇。